你想过怎么吃药见效最快吗?
科学家们自 1918 年起便注意到,当受试者在服用了钡餐(一种用于诊断消化道的口服对比剂)后向右侧卧位时,其胃部排空速度加快。这一发现激发了科学界对姿势效应的持续研究,以期揭示其背后的生理机制。
你想过怎么吃药见效最快吗?
在探讨姿势如何影响药物效力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口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过程。我们服下药物后,它们经食道到达胃部,在消化液作用下分散、溶解并被稀释,随后进入小肠,这种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转移过程称为胃排空。对于绝大多数药物来说,胃的吸收程度可以忽略不计。药物的主要吸收区域是小肠上段,尤其是十二指肠,因其具备广阔的吸收表面和充足的血液供给。药物分子在小肠中穿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最后通过血液到达目标组织或器官发挥药效。影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因素众多,包括药物溶解与释放速率、胃肠道环境、肠道吸收表面积、胃肠分泌与蠕动情况、局部血流量和饮食等。研究姿势体位如何影响药物起效时间,就是要了解不同姿势下这些直接因素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胃排空过程是口服药物吸收早期阶段的重要限速步骤。以常见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为例,该药在小肠中吸收一半的平均时间在 6.8分 钟左右,而在胃中半排空的平均时间约为 12 分钟。基于此,科学家们便开始研究了体位是如何影响液体和固体在胃部停留的时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安瓦里(Anvari M)等人进行的研究发现,相较于坐位和站立位,右侧躺位可以加快胃排空速度,而左侧躺和仰卧时通常会导致混合、稀释和胃排空较慢。美国凯复医药的戈卢布(Golub AL)等人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不同姿势下胃内体积大小和液体分布的改变所致。一般来说,胃内体积越大,排空的速度也越快,而在保持右侧躺时胃内体积最大。此外,在右侧躺位时,胃与十二指肠相连接的幽门处于较低位置,重力可以加速胃排空。而在左侧躺和仰卧姿势时,幽门朝上,重力无法加速胃排空过程。
在不同姿势(A)直立(B)俯卧(C)右侧躺(D)仰卧(E)左侧躺时胃的几何形状图源:文献[2]体位的改变同样会影响我们体内的血液流动和分布。当我们从躺着的姿势转为坐立或站立时,血液会受到重力的作用而在身体下半部分积聚,导致血管内的血浆流失到器官和组织细胞的间隙,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指标会显著增加。法国波尔多专科医学中心的阿巴兰等人(Abalan F)发现这种血浆流失会导致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发生相应的变化,尤其是对于与蛋白质结合较多的药物(如胰岛素、肝素、抗体药物等)。因此,在坐姿和站姿时,某些蛋白药物的吸收速度可能会更慢。此外,一些研究指出,在不同体位下,肝脏和肾脏的血液流量也会发生改变,与仰卧位相比,直立位时肝脏的血流量减少了 37%,这可能显著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过程。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姿势还会影响自主神经机制,从而间接影响吸收。右侧躺时迷走神经的张力会增加,而左侧躺时则交感神经张力增加,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张力会影响胃肠运动,这也可能是右侧躺位吸收比左侧躺位更快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