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健康信息门户网站
今天是 :
首  页 健康资讯 | 健康人生 | 心理健康 | 时尚健康 睡眠健康 | 两性健康 | 健康经济 | 健康护理 | 疾病健康 | 四川医保 | 医院查询 | 健康社区 | 门诊药店 | 健康教育 | 健康访谈 | 营养饮食 | 健康四川 | 健康论坛 | 健康博客 | 有问必答 | 健康常识 |
你的位置:四川健康网 > 时尚健康 > 正文
    健康资讯
轻松一点 健康一生!
    健康人生
轻松一点 健康一生!
    心理健康
轻松一点 健康一生!
紧急提醒:不要一起吃!近期正大量上市!
http://www.scjk.net 四川健康网 2023-11-19 19:28 本文已浏览:
 
  

紧急提醒:不要一起吃!近期正大量上市! 


 

随着天气转凉,

板栗、山楂等时令美食的热度不断攀升。

可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就诊病例,

说是一晚上连吃了10元山楂和10元板栗,

门诊初步诊断为胃炎、胃石。

#医生提醒山楂板栗不能混着吃#登上热搜。

街头:山楂板栗常搭配出现

记者来到江苏无锡某炒货店,在最显眼的入口处就摆放着两个冰柜,一个是冰板栗,一个是冻山楂。“冻山楂是我们今年的新品,以前都是炒的或者糖霜的。”店员向记者极力推荐,当问到山楂和板栗是否能一起吃时,店员表示:“不太清楚,应该没关系。”

 

随后,记者又来到另一家以板栗出名的炒货店,远远地就可闻到略带烟熏味的栗子香气,不少市民正在排队购买新鲜出炉的板栗,而店员则在一旁给排队市民免费发糖炒山楂。

据记者观察,不少市民会选择同时购买板栗和山楂。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市民,大家都表示并不知道板栗和山楂不能一起食用,只有一位表示:“有听说过,但少吃点应该没事吧。”

 

山楂别和高蛋白食物一起吃

那么,山楂和板栗是否确实不能一起食用呢?记者咨询了江苏无锡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张国强,对方表示,其实不仅仅是板栗,山楂最好不宜和高蛋白食物一起吃,且不要大量食用。

“山楂里面含有较多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能够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坚固的沉淀物。而板栗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淀粉和一定量的蛋白质,会抑制胃蠕动,在胃里存在的时间会比较久,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吃了板栗会有饱腹感的原因。鞣酸再和板栗凝结成块,形成的石头越来越大,从而导致胃石的形成和加剧。”

张国强强调,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胃手术病人等胃动力较差的群体特别要注意,不要同时食用山楂和高蛋白食物,柿子也是同理。“结石长期在胃里会发生摩擦,导致胃炎症和胃溃疡,一些小结石如果排到小肠里则可能会引起肠道梗阻,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大家还是要重视。”

 

如出现胃部不适需及时就医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内科门诊上类似的患者屡见不鲜。

“今年4月我接诊过一个类似的患者,他家种有柿子树,每年都会食用,以前一直没什么症状,去年开始腹部有饱胀感和不适,后来做了胃镜发现胃里有10公分的结石。前两天也来过一位患者,胃结石有5公分左右。现在正是山楂、板栗、柿子、螃蟹大量上市的时候,也是胃石高发期。”张国强说。

后来,张国强建议这位患者回家通过“可乐疗法”进行治疗,一周后再来复查,如果变小了、溶解消失了是最好,如果没有变化,则需要通过内镜或外科手术进一步处理。

张国强解释,可乐等碳酸类饮料可以将胃石逐渐溶解,但这仅针对于初期的胃石患者,如果是形成时间较久、硬度较大的结石,则效果甚微。

还有网友提出疑问:“如果已经同时食用了山楂和板栗,是不是只要自己在家喝可乐就行?”

对此,张国强表示,虽然这是个简单的治疗方式,但不建议市民自行在家使用。“市民自我诊断往往缺乏经验,如果市民本身有胃溃疡等疾病,大量饮用可乐反而会加重病情。因此,如果市民出现了胃部不适,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当下正是山楂、柿子、板栗、螃蟹等

大量上市的时节,

它们都是不少市民的“心头好”。

对于那些爱吃柿子、山楂、黑枣等

富含鞣酸食物的市民,

张国强提出了4个“不要”:

1、不要在空腹时候食用;

2、不要大量食用;

3、不要和酸性水果一起食用,如橘子、猕猴桃等;

4、不要和高蛋白食物一起食用,如螃蟹、肉类等。

 



  • 上一篇:100个无精症就有15人是因为它!

  • 下一篇:你知道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有多高吗?
  •  
    编辑:admin 来源:健康报网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推荐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申请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C)2007-2011 www.scjk.net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服务声明:本网站旨在提供健康资讯,不能作为诊断及治疗的依据! E-mail: sheng6665588@gmail.com 蜀ICP备12004736号
    建议最佳浏览:IE6.0以上,1024*768
    四川健康网 独家运营